“这是一位35岁的心梗患者,到医院的时候情况就已经不好了,根本没有机会去手术或溶栓治疗。”
“患者最近十来天一直后背疼痛,每次五六分钟,一会就能好,他觉得就是受了风寒,或者肩周炎,在家里找了几贴膏药贴着。贴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时候就不疼了,但时不时的还会疼,妻子害怕是心脏问题,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自己年轻,能吃能喝,怎么会得心脏病呢?就这样,并没有到医院……”
“某天下午还没吃晚饭,患者突然觉得后背疼痛加重,浑身凉汗,胸闷憋气,随后突然就瘫在那了,之后家属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医生赶到后,患者血压都测不到,半路上心脏就停跳,立刻开始心肺复苏,但送到急诊继续抢救也没救过来。”
这是最近一位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分享的一个亲历病例。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人得冠心病,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三个月遇到一个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现在每天都能遇到这些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感叹到。
心梗有三次警报
发现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上述案例里的心梗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赛立复(中国)研究院院长张波博士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表示心梗其实有三次“报警声”,但总被大多数人无视。
第一次无声的警报——体力精力下降
如果你正处于熬夜压力大的状态,突然发现乏力、憋闷这些情况,并觉得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体力精力明显下降,这就有可能是心梗的一个前兆。
这次警报,不是那么声势浩大,只要足够重视,就能尽量减少发生心梗的风险。
第二次微弱的警报——肩颈疼痛
肩颈疼痛的感觉神经和心脏的神经离的比较近,大部分的心脏是位于正中靠左的这样一个位置,所以尤其左边的肩背疼痛,可能会辐射到一侧甚至双侧的手臂、肩膀、手腕、手指还有上背,需要注意,这可能是心梗的警报。
第三次有声的警报——心前区一过性疼痛
心前区一过性疼痛是指心梗患者会出现发作性胸痛,其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相似,其疼痛程度更严重,持续的时间也更长一些。胸痛放射至附近或新的部位,伴随出汗、恶心、呕吐、呕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一次次报警,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发生,甚至导致有人死亡呢?
原因可能在于,有些心梗症状,被患者忽视了。就好比上面的患者,最近心脏报警了好多次,可是他一直以为是后背疼痛,根本不觉得是心脏病,于是就没有去医院看病。
所以对于心梗,不能只关注是否心疼、胸闷。记住这些,我们就能在巨大危机来临之前,识别早期信号,及早采取措施,避免日后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通过评估健康成年人血管内皮功能
预测心血管风险
2021年,瑞士的研究学者进行了一项健康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 ,旨在通过探索和评估成年人血管内皮功能来预测心血管风险。
研究筛选瑞士巴塞尔地区年龄在20岁-91岁低心血管风险健康的成年人(>98%为高加索人)。对最终纳入的457例不吸烟、无慢性疾病、心功能正常、心血管风险极低的成年人进行L-FMC、FMD和VAR测定和计算 (图1),并用较低的L-FMC值表示较好的血管收缩反应性,较高的FMD和VAR值表示较好的血管扩张剂和总的血管收缩反应性。计算不同性别的百分位数,并利用ROC曲线评估和预测心血管风险。
按性别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10年风险分层的队列特征
研究发现,心血管风险非常低的健康男性和女性的血管内皮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百分位数分析表明50岁-55岁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比女性早约20年。这也提示了在未来的防治过程中即使健康的个体也应该监测和治疗加速的血管内皮衰老问题。
研究也证实了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只要找到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的物质,心血管疾病或将能有效地被控制。
血管黄金,高效保护血管
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赛立复研究院的张波博士表示血管内皮是心血管健康的守门人,日常可通过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服用膳食补充剂)养护血管,远离心血管疾病。同时他推荐熬夜人士服用膳食补充剂赛立复血管黄金,它是一款有效修复血管内皮的产品,血管黄金得到美国心脏协会的推荐。它是专注于“线粒体医学”新药研发与营养干预的美国赛立复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一项突破性的研究,靶向修复血管内皮,减轻血压,为心肌细胞提供多能量,让心脏充满活力。
生活都是有记忆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被我们的脑子记住;我们的胡吃海喝、久坐不运动、熬夜、肥胖等等都会被记忆在血管中。我们不一定知道,直至有一天心梗脑梗,这份记忆才被唤醒。
为了给我们的血管有一个通畅的记忆,请健康生活,养护血管,关爱自己。